我的網誌清單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GDP低點在第一季

目前股價位於7000點左右
國安基金利用北韓領導人去世的消息
而護盤起動
不過卻因此有了選舉行情

看還選後年免有最後一次的測底
對於持股較沒信心的個股可能需要在大選前先出清一次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加碼的時機


1. GDP
2. 按盈再表

按盈再表發現遍地黃金時,才會大買
不然持股宜維持在1/3,或頂多 5成

所謂遍地黃金是指大部份股票的預期報酬率超過20%時
而大部份股票則是入圍名單或各產業的龍頭股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美股暴跌500點,台股暴跌464

說真的
暴跌的時候才知道才些股票抗跌
貼個圖看看瞜
好股票這一天就不應該跌停
可以的話
應該要回升回3%以上
我的持股只有兩隻
所以就先記錄一下瞜
中華電信跌1.9%
飛捷跌4.88%

比較危險的是現在的系統性風險
還有龍頭電子股的弱勢是比較危險的
反彈的話應該是要出+停損
進場的時間適量縮到900億以下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暑假將至,大家都出昏頭了嗎?高檔震檔,我又想減碼了

暑假將至,大家都出昏頭了嗎?高檔震檔,我又想減碼了

6/15有上面的念頭後 ,終於在今天執行了出脫的動作
這次的操作總計是虧錢的
幸好中華電彌補了這次的虧損
看樣子
破百的機會相當大
看能撐多久吧
出現M頭爆量
或跌破季線在出最後一批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大盤跌破盤整區間--減碼小心因應

暨減碼佳能及單井損失近5000後
今天減碼帝寶1/2,雖然今天爆量上漲,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小小獲利700出場
等待3Q在進行加碼

主計處這幾天修正GDP的年增率
修正的3Q為今年低點
以最近的氣氛來說
真的不排除再修正一波

目前開始關注較安全的的標的
等待機會再出手,大約是7/1左右吧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真是的,電子股真的不適合我

真是的,電子股真的不適合我
又要停損了
不過既然跌破
該停就要停

只是今天出不出去,只好等收盤前再看看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投資好像沒有進步

對於衝動的持股
似乎覺得投資的能力沒有進步
好學生的特質
自己都沒有辦法抓住
明天該是要調整持股的時候了
營收獲利都下降的2374
應該會出清持股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從過去到今天的咳嗽都是痰在作祟

5/2
又過了兩個星期
咳受似乎比較好了
最近再吃中藥
希望能夠慢慢好轉

說真的 感冒變成咳受
通常要好都要粉腸一段時間


從過去到今天的咳嗽都是痰在作祟

這次的感冒咳了好久

也吃中藥也吃西藥似乎都沒用

終於在這星期六、日咳出痰來了

每次都是濃濃的,黃黃的,一小顆一小顆

數量不多,但就是因為這些濃痰讓我咳了將近一個月

在此做個紀錄

讓自己知道

咳嗽不是空咳
是因為痰太濃了
雖然數量不多
但附著在支氣管壁上
難怪會一直咳不停
而且還咳不出東西來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新增持股

大盤突破季線
多頭攻勢再起
今日新增持股
4/6
6605  帝寶   均價72        預期5年保酬率15%   ROE 15%   停損價位68.5(前波低點) 業績Q1 EPS1.77 持有
2374  佳能   均價43.55  預期5年保酬率20%   ROE 26%   停損價位41.2(前波低點)  停損  39
$-4550
4/11
3490 單井    均價41.95        預期5年保酬率13%   ROE 20%   停損價位40(跳空缺口) 停損41.60  $-350

2412中華電信 均價91.5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護城河第七名-統一超--現金股利3元起跳

護城河第七名-統一超--現金股利3元起跳

收現金的好標的

不過價格始終過高

台灣人開始習慣他的存在

沒幾步路就會遇到

介紹

統一超係於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十日由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超商事業部獨立而成,同時取得美國7-ELEVEN永久授權之連鎖便利商店業者。公司現為國內擁有最多便利商店數之業者,已建構完整物流支援體系,及綿密的銷售網路,使得公司擁有極佳的通路規模優勢,得以進行產品差異化開發及議價能力。主要大股東統一持有45%股權。
統一超為全國第一大超商連鎖店,截至2010年底止,統一超在台灣共有4750家分店,市佔率達50.3%。經營策略方面,自有品牌營收比重提升至約26%,同時擴大服務項目(代收、iBon等)。2011年度的展店規劃方面,公司預訂將關500家店(小規模店面)、新開店數550家(大規模店面),大店比重提升到35%;內地市場方面,公司規劃2011年度,店面目標將達150家。

其他競爭者如萊爾富市佔率約24%、福客多市佔率約14%、OK市佔率約9%。公司展店採取直營與加盟雙軌制,分別佔比重為11%、89%。

在銷售品項部分,可分為飲料、非食品類、出版品、食品服務類、一般食品類及其他,分別佔營收比為33%、25%、1 4%、13%、11%及0.22%,由於台灣地區連鎖便利商店已邁入成熟市場階段,未來統一超除持續展店外,將以提高單店營業額為目標,除增加來客消費數外,亦增加自有品牌商品比重,以提升毛利率,特別是鮮食類產品部分,鮮食類產品將由佔營收比約14%提高至30%。

統一超自2007下半年開始販售自有品牌商品,包括食品文具、日用品、飲料等,2007年、2008年營收達約160億元、200億元,佔比重約16%、19%。估計2009年自有品牌營收可望提升至22~23%,達230億,在2010年時預估可以突破25%。自有品牌商品毛利率超過50%的自製飲料「City Café」及「思樂冰」銷售情況良好,裝機台已達3,500台及8,000台,佔營收比重分別為2%及1%,將帶動毛利率上揚。

近年來提供給消費者便利的消費方式,ibon及icash為最具代表性的二樣產品,由於係屬代收項目,毛利率趨近於100%。預估2009年在代收佣金部份可達到18億元,2010年可達到20億元。

另外台灣轉投資藥妝店-康是美2008年展店43家,達300家,食品連鎖-星巴克咖啡展店達230家、Mister Donut展店33家,至70家、Cold stone冰淇淋展店7家至13家及初加入的Afternoon tea2家等,百貨業Plaza展店4家至6家及MHJI展店3家至14家。

統一超在2008年5月29日宣布取得在上海地區經營7-eleven的授權。上海便利商店總數超過5,000家,主要業者包括快客Quick約2,000多家、可的Kedi約1,100多家 、好德Alldays約1,000多家等3家本土連鎖超商,以及羅森LAWSON約300多家、全家FamilyMart約100多家等2家外資連鎖超商,競爭激烈。

非本業的轉投資事業如星巴克、康是美、多拿滋、無印良品及博客來網路書店等呈現獲利,統一精工統一百華及酷聖石等轉投資呈現虧損的情形。預估2009年虧損約7,000萬元。

大陸市場,僅上海統一星巴克與山東統一銀座超市呈現獲利。2009年大陸星巴克共有172家,估計2009年獲利7,000萬元。在山東地區的統一銀座超市有118家店面,2009年獲利約7,000萬元。四川統一量販超市、深圳統一康是美與統一午茶則呈現虧損。

2009年4月底統一超的7-11已進軍上海,統一超表示,規劃在2010年4月底使上海7-11店數達到26家,至2010年底達到逾50家,2013年底達300家店。

至於跟上海當地合作的部份,已與上海地鐵站簽訂策略聯盟合作框架;公司還有與虹橋機場合作,5月進駐虹橋新港商業中心。另外,統一流通次集團旗下統一星巴克、Afternoon Tea及Mister Donut在世博軸的4個餐飲服務據點,約185坪賣場,提供超過180個座位區,訂定在4月15日對外試營運。

統一超於2010年度引進多項業務,包括icash悠遊卡、月租門號、高鐵票務、即時食品外食商機、提高自有品牌比重、新型態Food Store拓展、集團聯合行銷等等項目,來增加整個集團的營收來源及收入獲利。

2010年6月底,統一超轉投資的國內藥妝連鎖店康是美積極搶攻「虛擬二樓」市場,已在3月中旬在奇摩網站開設店中店。康是美在2007年首度介入網購平台,在集團關係企業博客來網站成立店中店,2008年進駐樂天,2010年在Yahoo奇摩開張,且在2009年強打預購誌,建構完整的虛擬平台。大陸營運部分,7月深圳將新開一家康是美門市(公司在深圳店數為5家)。

上海7-11,2009年虧損8900萬元,2010年Q1認列虧損2800萬元,有33家店,預估2010年擴至100家,觸角由商業區延伸至住宅區,因上海世博會,部分店面出現損平,預估2010年上海7-11虧損金額約為5000萬元。

上海統一超門市數可望在2010年Q3提前達成50家目標,年底前擬增至100家。統一超並有意加快大陸山東統一銀座超市的展店速度,統一超持股55%的山東統一銀座超市2010年上半年貢獻統一投資收益158萬美元。

統一超8月底通過四項增資案,其中有三項在大陸,包括:增資上海統一超2億人民幣、增資上海統一午茶風光(Afternoon Tea)102萬美元,增資生鮮超市北京統杰法寶1,241萬美元。

另外,統一超持股100%的子公司康是美2010年上半年營收年增1成,獲利年增3成。康是美總店數增至320間,2010年底前擬在大園、龍潭、花蓮、台東等地新增據點。

公司內部規劃上海7-ELEVEN的2010年展店目標,從50家增加至100家,以3年期間展店165家、5年期間展店300家。

2010年10月上旬,公司由於看好大陸餐飲市場,規劃與日本Royal Host(樂雅樂)合資在上海開餐廳,開幕時間預計2010年底。日本Royal Host表示,會與統一超合作,是希望借由統一流通次集團在兩岸市場的佈局及通路實力,來成功登陸。至於台灣的部份,統一超於10月6日在桃園機場設置的門市開幕,雙方簽約5年。
 
2010年12月,統一超與中華電信結盟,提供Wi-Fi熱點無線上網服務。截至2010年11月底,已有1,400家門市設立WiFi熱點,公司計畫2010年年底前,全台約2,600家門市設立無線上網服務。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護城河第六名-大統益--現金股利3元起跳

護城河第六名-大統益--現金股利3元起跳
因為市場小,想要競爭者少,反而維持隱定的獲利
沙拉油是民生必需品

簡介

大統益股份有限公司(1232.TW)成立於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主要產品為高/低蛋白黃豆粉及大豆沙拉油。黃豆粉的銷售對象主要為飼料廠、代工所、經銷商及畜牧養殖業者;大豆沙拉油的銷售對象則為餐飲業、食品加工廠、食用油經銷商及化工廠。台灣共有六家大豆加工廠,其中以公司產能規模最大,佔市場整體產能50﹪以上。
大統益為台灣最大之油脂製造商,豆粉與沙拉油之市占率超過30%,主要股東為統一、泰華油脂大成長城、日商三菱;主要產品為沙拉油與豆粉,佔2008年營收比重分別為24.1%、45.35%,其餘則為進口其他食用油品(菜籽油、葵花油),主要客戶為統一、長春石化、其他國內飼料廠、餐飲業、食品加工廠等。其也是亞洲最大的黃豆油廠。
大豆加工行業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工業,國內市場已漸趨飽和。公司主要的生產原料為黃豆,主要來源為美國及巴西。黃豆粉的銷售客戶大部份集中在嘉南平原和高屏地區,少部份位於中部地區。大豆沙拉油的銷售客戶散佈全台灣各地。公司主要產品黃豆粉、大豆沙拉油、精選黃豆、高蛋白豆片、油炸專用油、好炸棕櫚油及芥花油等的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擁有日產能4700公噸之黃豆油、粉一貫製煉之黃豆加工設備,有大型黃豆提油廠的經濟規模生產優勢。除積極擴充自有的市場佔有率以外,並朝專業的黃豆代加工廠發展,在經濟規模及加工成本低廉等因素下,共有統一大成、泰華等公司委託代為加工。
日本因製造成本及管銷費用昂貴,大豆沙拉油售價較台灣高出許多,公司以18公升桶裝沙拉油除站穩國內第一品牌外,更外銷到日本。此外公司液態卵磷脂,也已進入東南亞與中東市場。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護城河第五名--台塑四寶--現金股利5元起跳

護城河第五名--台塑四寶--現金股利5元起跳

公司成立於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六日,為油品煉製及銷售廠商。油品類產品為輕油、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煤油、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氣等;石化基本原料則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及少部份公用流體如電力、蒸氣等生產銷售。公司在國內與中油分食油品市場,發油量市占率約30%。公司擁有亞洲最新的技術設備、及擁有製程的生產操作彈性,而使油品煉製達到最大效益。

油品事業部佔營收比重約75%,日煉量約為51萬桶,內外銷比重約25%:75%,其中柴油及燃料油佔比重約40%。2008年公司供油站數達560站。

公司主體事業分為煉油及塑化事業,煉油事業佔獲利八成以上,為獲利主要來源。2008上半年受惠中國大陸需求成長,大量進口柴油,使煉油利差達高峰,2009 年大陸對柴油需求明顯降溫,且大陸自行煉油量將提升15%約每日120萬桶,煉油產能增加,加上油國減產使煉油需求減少,台塑化的煉油利差將下滑到8~10每桶美元。

2009年台幣貶值將進一步壓抑煉油毛利,因此煉油部門開工率及煉油利差均將減少,但相對塑化部門,煉油部門仍是獲利主要來源。公司加油站方面,共達575站,發油量市佔率約23.4%。

在塑化事業方面,擁有三座輕油裂解廠,合計乙烯年產能達293.5萬噸,在國內市佔率為70%。

在公用流體方面,台塑化汽電共生廠有16座機組,發電裝置容量達到282萬瓩,生產電力和蒸汽全數供應集團內各工廠使用,剩餘電力再回售予台電公司。

2009年後全球煉油產能大幅開出,預估新增全球煉油產能超過每日200萬桶,其中大陸即超過每日100萬桶、印度也有每日75.6萬桶,在供給量大幅增加下,台塑化獲利能力將受到極大考驗,加上台塑化2008年部份獲利乃是因為柴油大幅銷往大陸所致,但是2009年大陸大幅降低大陸國內成品油價格,加上需求不佳影響,對於成品油進口需求將大幅減少,不利於台塑化獲利表現。

塑化部門受到中東與大陸產能大幅開出影響,乙烯2009年新增產能達855萬噸,佔全球乙烯產能超過6.5%,遠超過全球乙烯需求成長率,在供給大幅增加下,塑化價格未來易跌難漲,獲利展望不佳。

2009年3月,轉投資成立台塑石化海運有限公司。

2010年,集團赴寧波洽談寧波石化園區10項擴建投資在7月送件申請,除PTA仍待審批外,其餘項目已獲核准;其中,橡膠佈局的丁基橡膠(IIR)更是首度登陸投資。看好大陸車市發展,將建年產5萬公噸的丁基橡膠廠。

學數學--慢慢來比較快

當家長的你會害怕孩子數學學不好嗎?

過去的教育是精熟教育

利用不斷的練習找到精英

不過也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時間及興趣

如今

慢慢來真的比較快嗎?

就如同舉一反三一樣

如果學會一樣能運用到各式各樣的類型

那不就是事倍功半嗎?

真的

學習任何事情都是慢慢來比較快

仿間書本都寫著30天速成其實是填鴨式的學習方式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護城河第四名--台積電--股息3元--專業晶圓代工老大

護城河第四名--台積電--股息3元--專業晶圓代工老大

簡介
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2月21日,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根據統計,2009年台積電於全球晶圓代工的市佔率達45%,領先第二名聯電的14%。公司經營策略為只提供客戶專業積體電路之製造技術服務,而不設計、生產、或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不與客戶做商品之競爭。
公司在台灣有兩座十二吋晶圓廠,四座八吋晶圓廠,及一座六吋晶圓廠;並有轉投資海外子公司Wafertech、新加坡(與NXP合資的SSMC)及上海松江廠等晶圓廠。
公司替客戶製造之積體電路產品,運用於個人電腦、行動電話、電腦周邊、通訊網路、汽車電子、數位影音產品、遊戲機數位相機等終端產品。
台積電2008年第一季產品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42%、PC產品佔34%、消費性產品佔17%、記憶體佔 2%、其他佔5%。在製程比重部份65nm佔15%、90nm佔28%、0.11~0.13um佔20%、0.15~0.18um佔23%、 0.25~0.35um佔10%、0.5um以上佔4%。其中65nm由2007年第四季的10%提升至08年第一季的15%,2008年底則超過20%。
2008年第二季0.13um以下先進製程的營收晶圓銷售的 63%,90奈米製程的營收晶圓銷售的 28%。
2008年第四季各類晶片出貨量均大幅下滑,晶圓出貨量153萬片約當8吋晶圓,QoQ-36.4%,YoY-35%,其中通訊、PC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營收QoQ分別衰退-32%、-34%及-39%。
2008年第四季產品營收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43%、PC產品佔32%、消費性產品佔19%、其他佔6%。
2008年第四季,來自先進製程(0.13um以下)營收佔整體營收比重65%,其中90nm製程營收佔比重21%,65nm製程營收佔比重27%。
2008年總產能為937萬片(約當8吋晶圓),其中12吋產能增加25%。資本支出為18.9億美元。
2009年三月和英特爾簽訂的合作備忘錄(MOU),將透過台積電的矽智財(IP)基礎,增加Atom系統單晶片的供應以及應用功能。這是英特爾首次將CPU訂單外包,台積電成為Atom平台的最大受惠者。英特爾想利用Atom跨入傳統電腦之外的應用市場,如嵌入式CPU市場,例如行動上網裝置(MID)、智慧型手機、小筆電(netbook)、迷你桌上型電腦(netTop)以及交流電力式消費性電子裝置。透過這項協議,台積電的技術平台已可支援未來英特爾的x86嵌入式產品。
2009年第一季高階製程 90nm以下的產品已佔營收比重49%,65nm製程佔23%,40/45nm製程開始量產,並著手於28/32nm的製程發展。
2009年第一季產品營收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46%、PC產品佔26%、消費性產品佔21%、其他佔7%。
2009年第二季產品營收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45%、PC產品佔28%、消費性產品佔21%、其他佔6%。在製程方面,2009年第二季在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提升至28%,40nm製程比重為1%,良率由第一季30%提升至60%,2009下半年40nm製程的營收貢獻將明顯提升,至年底佔營收比重10%。
2009年第三季晶圓出貨量244.4萬片(8吋約當晶圓),較第二季的248.3萬片略減1.57%,主要有部份90nm產能移轉至高階65及40nm製程。
2009年第三季,產品營收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46%、PC產品佔30%、消費性產品佔18%、其他佔6%。按製程比重:90nm製程佔營收比重18%,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31%,40nm製程比重為4%。
2009年第四季晶圓出量243萬片(8吋約當晶圓),較第三季的244.5萬片略減,但合併營收成長,主因40/45nm製程比重提升至9%,全球市佔率超過90%。
2009年第四季產品營收比重中,通訊產品佔營收39%、PC產品佔33%、消費性產品佔13%、其他佔15%。按製程比重,90nm製程佔營收比重16%,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30%,40nm製程比重為9%。
2009年初原訂資本支出降低至15億美元,在半導體景氣落底下,及投入40/45nm、28/32nm、22nm等先進製程之研發,調高全年的資本支出至26.7億美元,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由2008年的6.5%提升至 7.8%。
2009年的產能達到9,935千片約當8吋晶圓,12吋的產能增加10%,佔總產能達41%。
2009年12月9日台積電茂迪簽署認股結盟合約,正式入股太陽能電池大廠茂迪,台積以認購茂迪(6244)公司以私募發行之普通股新股共7,532萬股,認購之總金額約62億元(約美金1.93億元),每股認購價格為新台幣82.7元,掌握茂迪二成持股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YoY+18%,其中成長動能來自於記憶體產品,成長超過30%,晶圓代工產業YoY可望成長29%,而台積電營收成長率可望優於晶圓代工產業。
台積電估2010年PC可望成長14%,手機可望成長12%,消費性產品則成長7%。
折舊費用,2010年較2009年增加約10%。
2010年3月25日在新竹科學園區舉行LED照明技術研發中心暨量產廠房動土典禮,跨入綠色能源事業,分兩階段興建,第一期廠房設施及生產設備的投資額為55億元,預計2010年第4季可完工裝機,2011年第1季開始量產,第二期工程,則將依據未來的發展需求擇期進行。
台積電看好LED照明產業,將發揮在半導體的製造能力,進行LED照明技術、製程、封裝與測試的研發與整合,2011年起並將率先以LED光源(Light Source)以及LED光引擎(Light Engine)等產品切入市場。
2010年4月,公司宣佈跳過22奈米製程,直接發展20奈米製程,2012年下半年起開始20奈米製程技術進行試產工作,以平面製程(planar process)為基礎,並採用高介電層/金屬(High-k Metal Gate)、第五代創新應變矽(strained silicon)以及超低介電值導線等技術。跳過22奈米製程,直接導入20奈米製程技術,主因於20奈米製程技術的密度、晶片效能暨成本比,較22奈米更具成本優勢,台積電的微影技術也跨入下一世代,與Mapper合作無光罩多重電子束微影技術,以及與ASML合作的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等。
2010年底前,40/45nm良率及產出狀況改善,毛利率會與公司平均毛利率相當。28nm技術開發將於2010年中Tape-out,已有客戶,但2010年底前不會進入量產,量產時點在2011上半年。
2010年Q1,下游應用比重為通訊產品佔39%、PC佔32%、消費性電子佔14%、工業與其他佔15%。90nm製程佔營收比重17%,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27%,40/45nm製程比重為14%、0.11/0.13um佔13%、0.15/0.18um佔18%、0.25/0.35um佔8%。總產能256.6萬片,季增1.3%。毛利率為47.9%。
台積電已計劃在中科興建第3座12吋超大型晶圓廠Fab15,月產能10萬片,從40奈米製程技術切入,再導入28奈米,預計2010年中動土。且台積電也計畫擴建竹科12吋廠Fab12的第5期工程、及南科12吋廠Fab14的第4期工程,完成後單月產能各超到10萬片。
超微(AMD)預計於2011年下半年推出Ontario處理器,以及威盛的新版雙核心Nano處理器,將採用台積電40奈米製程投片量產,台積電超微的代工合作首次從繪圖晶片延伸至x86 CPU。先前超微CPU代工主要是交給GlobalFoundries公司以絕緣層上覆矽(SOI)製程生產,至於採用塊狀矽(Bulk CMOS)技術的繪圖晶片(GPU),則全部交由台積電以40奈米製程代工。
2010/6/16日宣布旗下VentureTech Alliance公司投資美商Stion公司50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6億元),並持有該公司約21%的股份,取得薄膜CIGS製程技術,雙方並在技術授權、生產供應以及合作開發方面簽訂協議。
Stion是一家開發高效能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公司,Stion公司將授權並移轉其薄膜CIGS製程給台積電,而台積電將提供一定數量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予美商Stion公司。
台積電上修2010年資本支出由原預估的48億美元增至59億美元,增幅達2成,其中79%用於先進製程、13%提供成熟製程使用,8%為研發支出,並提撥1億美元用於太陽能LED新事業上。2010年Q2資本支出金額為16.6億美元,累計上半年資本支出達31億美元。
2010年Q2,90nm製程佔營收比重16%,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27%,40/45nm製程比重為16%、0.11/0.13um佔13%、0.15/0.18um佔17%、0.25/0.35um佔8%。
2010年Q2總產能增至275萬片8吋約當晶圓,QoQ+7%,Q3總產能達294萬片8吋約當晶圓,QoQ+7%,Q4總產能估達304萬片8吋約當晶圓,QoQ+3.5%。2010年總產能上看1130萬片8吋約當晶圓,年增率14%,其中先進製程產能增加36%。
2010年Q3,90nm製程佔營收比重14%,65nm製程佔營收比重29%,40/45nm製程比重為17%、0.11/0.13um佔12%、0.15/0.18um佔17%、0.25/0.35um佔8%,至2010年底時40奈米製程占營收可達20%,市占率達八成。
2010年Q3產能為294.8萬片約當8吋晶圓,QoQ+7%,產能利用率達106.17%。
2010年Q4,40nm佔營收比重達21%,65nm營收佔31%,28nm 製程達2~3%。晶圓出貨量為306.6萬片(約當8吋晶圓),季成長4%。
2011年資本支出增3成至78億美元,以先進製程研發為主,81%將用於建置65、40及28奈米製程產能,並且持續擴大大陸廠產能及節能產業之投資,大陸松江8吋廠,產能由4.9萬片增至11萬片。
2011年第一季晶圓出貨量估為305.7萬片,季減0.3%,第一季12吋產能仍滿載。另外與展訊首次合作40奈米分時-同步分多工存取(TD-SCDMA)基頻處理器晶片已量產。
2011年2月,啟動18吋晶圓投資,計畫2013年導入試產線,2015年以20奈米量產,繼英特爾之後為全球第二家投資18吋晶圓廠。

窮人之所以為窮人,就是因為他缺乏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可惜窮人永遠都不想知道這件事情。

窮人之所以為窮人,就是因為他缺乏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可惜窮人永遠都不想知道這件事情。

若99%的大眾是窮人,那唯一跳脫窮人的方法有兩種
1.等待投資的機會--忍耐
2.金錢夠用就好了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護城和第三名--有個好爸爸的中碳 現金股利5元以上

護城和第三名--有個好爸爸的中碳

公司成立於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二月三日,以煤化學工業為基石,並將觸角延伸至下游碳化學及特用化學品等化學領域,使公司市場競爭力更為堅實。產品有:
1.煤焦油系列產品:軟瀝青、雜油、粗荼、精荼、特殊瀝青、屋頂防漏膠、木材防腐油、介相瀝青粉末、石墨化介相瀝青粉末、二荼
2.輕油系列產品:甲苯、非芳香族
3.焦碳系列產品:無水焦粉、小塊焦、細焦粉(CDQ)
4.其他產品:H酸、吐氏酸、J酸、硫磺橡膠處理油、填充砂、氧化鐵粉、石墨電極、石油樹脂酐、異丙醇、消石灰、醋酸乙酯、醇酸樹脂、油墨溶劑、ET溶劑、聚氯乙烯、PU膠水、G-丁內脂、正烷屬烴箔、PVC 膜、石臘、聚丙烯塑膠膜、環己烷、對二氯苯環己酮、活性碳、矽鐵、石油焦石墨電極、錳礦、增碳劑、鍍設備、鍍鋅鋼捲、廢鐵、銅礦、鉻礦

2008上半年產品組合,以煤焦油系列產品如軟瀝青、精奈與雜油合計佔營收約36%比重最大,其次為輕油()系列產品與焦碳分別佔28%。

煤化學工業的原料煤焦油和粗輕油是高爐煉鐵廠煉焦製程的副產品,中鋼集團的中龍鋼鐵公司投資的高爐煉鐵廠於2009年底完工,每年可增加約45,000MT 煤焦油和15,000MT 粗輕油的原料供應。

公司競爭利基為原料煤焦油、粗輕油和細焦碳由中鋼公司穩定供應,利於生產及銷售安排,同時為國內唯一煤焦油系列產品製造工廠,除輕油系列的甲苯、混二甲苯有石化系列產品競爭外,其他產品取代性小,銷售通路穩定。

公司產能為6萬噸/年,生產主要原料為煤焦油,不同國內廠商由乙烯生產而來,售價視中油合約價而定;中碳煤焦油系列分成軟瀝青、精萘及雜油,至2010年時煤焦油系列產品年產能為17萬噸;2008年8月雜油價格每噸627美元,較2007年均價336元上漲近倍,主要客戶為中橡;精萘以東南亞地區銷售為主;軟瀝青以澳洲客戶為主;焦碳2010年年產量達25萬噸。

煤焦油系列產品佔2008年獲利比重達60%,主力產品為軟瀝青與雜油,軟瀝青主要用於煉,受景氣不佳影響,澳洲客戶提貨明顯衰退;雜油主力客戶為中橡(主要用途為碳黑),亦受景氣不佳衝擊,提貨量大減,雜油價格亦持續下挫,價格約每噸250美元,較2008年第三季高點下跌逾六成,煤焦油系列產品報價及獲利持續下修,未見止穩。

公司介相瀝青四廠年產能達600噸,於2010年2月取得執照後出貨給日本車用電池廠,介相瀝青為鋰電池的負極材料,2009年佔公司營收5%,主要出貨給大陸的3C工具機鋰電池業者。由於接單量高,2010年6月決議斥資2.4億元興建生產線,總產能由1,400噸擴增至3,000噸,於2011年Q2完工投產。

公司生產尚未石墨化的介相瀝青粉末主要供給石墨化或複配方工廠,已石墨化的介相瀝青粉末則直接供給電池業者,2010年介相瀝青粉末的訂單爆滿,主要因為大陸市場的電動手工具等工具機電池、電動腳踏車電池,出現倍數成長。為卡位大陸電動車市場未來龐大需求,公司成立研發團隊,切入介相瀝青粉末複配方領域,未來產品可直接使用於電動車的動力電池

另外,中碳用於碳纖維原料的新產品精製黏結瀝青,獲得日系廠商認證並取得訂單。精製黏結瀝青是中碳軟瀝青的再製品,售價為軟瀝青的5-6倍。

2010年12月,公司再投資2.95億元進行介相瀝青2,400公噸的擴產計畫,完工後產能將達5,000公噸。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護城河第二名--中鋼 現金股利2元

護城河第二名--中鋼  現金股利2元
基本持股建立10%以上
價位30

過去幾年持有中鋼都賣掉了
其實
他真的是大到不會倒的一間公司喔
雖然他是景氣循環股
不過因為煉鋼是基楚建設工程
所以有一定利潤
相關資料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02.TW)成立於1971年12月3日,年產粗鋼產能千萬公噸,主要產品包括鋼板、條鋼、線材、熱軋鋼品、冷軋鋼品、電磁鋼片、電鍍鋼品、熱浸鍍鋼品等。
中鋼原料成本佔總成本65%,其中佔34%、鐵佔46%,、鐵均向國外購買,澳洲是中鋼採購鐵礦主要國家。為了掌握及穩定料源,中鋼積極與大陸、日本鋼廠合作開拓料源,分別向寶鋼、首鋼、鞍鋼、大陸中鋼集團等傳達合作意願;公司已順利入股二座礦場,分別投資4億元(澳洲Q coal礦5%股權,開發冶金及燃)、30億元(巴西NAMISA鐵礦場1%股權,開採鐵礦場)。
中鋼為國內唯一具有高爐煉鋼廠和軋鋼一貫作業廠,總計高爐產能達1100萬噸,主要生產產品則包括熱軋鋼捲冷軋鋼捲、鋼板等鋼品,其中以熱軋與冷軋鋼品的營收佔比重最高,熱軋鋼品約佔36%,冷軋鋼品約為28%。若依產品銷售地區分類,約有75%內銷、25%外銷,外銷地區以日本(31%)、大陸(35%)與東南亞(27%)為主。此外,電磁鋼片產品佔全球比例達6%。
中鋼獲利情形由鋼價和原物料價格差距來計算,由於成本下降不易,因此鋼品價格水準對中鋼獲利程度相當重要。
中鋼於2008年第3季已將投資高鐵的57 億元全部認列損失。
中鋼於2008年9月合併中龍,中龍第一階段擴廠計畫於2009年十月完工,包括250萬噸的粗鋼產能以及300萬噸的熱軋產能。而第二階段已通過環評,包含250萬噸的粗鋼產能,預計將於2008下半年開始動工,2011年開始投產,未來中鋼產能將達兩千萬噸,營業規模的擴大將有助於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中鋼自結2008年第4季虧損182.6億元,因出貨量下滑至199萬噸及降價追溯等因素,另加計業外提列存貨跌價損失111元及轉投資(中鴻及中龍)虧損71億元所致。合計2008年稅前獲利302.55億元,稅前EPS 2.41元。
2009年初,中國境內流通報價目前與中鋼盤價已貼近,降低中鋼2009年第二季盤價調降壓力,主要產品熱軋調降金額為每噸1,500台幣,平均各項鋼品的跌幅為5.5%。
在2009年6月對外宣告不再低於成本價銷售,宣佈7、8月內銷鋼價全面調漲,漲幅約7%,平均調漲每噸1,268元,其中熱軋鋼品價格調漲每噸1,727元、冷軋每噸漲1,465元、電鍍每噸漲1,750元、電磁鋼片每噸調漲1,000元、熱浸鍍每噸漲2,150元、鋼板每噸漲209元,棒線每噸漲500元,漲幅超乎市場預期的每噸漲1,000~1,200元,外銷盤價漲幅約10%,冷、熱軋鋼品調漲後,價格在每噸500-600美元。
中鋼、日本住友金屬及越南政府於2009年5月18日同步宣布,中鋼與日本住友金屬公司等中、日股東,在越南推動的冷軋廠合資案,取名為「中鋼住金越南公司」,總投資金額高達379億元台幣,並獲得越南政府核准投資許可證。建廠地點在巴地頭頓工業區,未來將生產及製造汽車和家電等用的高品級鋼品,年產量為160萬公噸。新合資公司大股東中鋼持股51%、日本住友金屬和住友商社共持股35%,其它擬參與投資的股東尚有豐興、新光、春源、味丹食品、慶豐集團等。
2009年第3季鋼品產量為207萬公噸,銷售量為219萬公噸,較上季銷量增加10%,平均銷售單價較上季增加4.4%;加上回原料進貨合約損失及存貨跌價損失,稅後EPS為0.79元。
2009年第4季3號高爐加入生產後,煉鋼產能已近滿載,成品線產能利用率維持在8成以上,預估鋼品銷售量為223萬公噸,較上季成長約2.2%,預估稅後EPS為0.6元。
2009年出貨量808萬噸,較2008年的974萬噸下滑17%,預估2009年營收為1,631億元,稅後EPS為0.9元。
中鋼2010年5月初表示,台中港中龍高爐擴建逐步完成,2010年2月第5號高爐(年產能250萬噸)點火並局部產出,年底前熱軋產能將常態釋出;第6號高爐擴建也同步展開,預訂2012年量產,年產能250萬噸。公司表示,3年後中龍全部產能開出,中鋼至少可增加500萬噸鋼材。
中鋼2010年6月9日舉行1號高爐更新工程後開爐點火典禮,開始第4爐代生產,單支高爐年產能增加5%,再加上中龍加入營運(年產能250萬噸),中鋼5座高爐同時運轉,煉鋼總年產能提升至1350萬公噸。中鋼表示,1號高爐1977年正式點火,鐵水總產能累計已達5310萬公噸,第3爐代由1999年1月10日點火,2010年1月10日停爐進行更新工程,為連續生產13年後進行更新,第3爐代鐵水總產量達2443萬公噸,較上一爐代的1851萬公噸成長逾3成;而這次更新範圍多且複雜,更新後可較上一爐代再增加5%產能,年產能180萬噸。
中鋼高爐產能 
高爐
年產能(萬公噸)
中鋼一號高爐
180
中鋼二號高爐
200
中鋼三號高爐
240
中鋼四號高爐
240
中鋼五號(中龍)
250
中鋼六號(中龍)
250(興建中)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經濟日報
中鋼2010年7月中旬公告,董事會決議將斥資219.2億元進行4項新建和更新工程,包括斥資143.15億元,興建第3條電磁鋼片產線;投資50億元進行4號高爐第1爐代的更換;以及興建條線成品立體倉庫,和熱軋及扁鋼胚的倉庫等。
中鋼表示,第3條電磁鋼片產線預計2010年8月開始規劃興建,2014年5月完工,屆時電磁鋼片產能將增加25~30%。而有關4號高爐第1爐代的更換方面,因應其自1996年11月開爐,運轉迄今已達13年7個月,預估2012年10月將完成第1爐代之生產任務,爐代壽命將達到15年11個月,屆時必須進行停爐更新工程,因此決定進行更新計畫,期間自2010年8月1日開始規劃,2013年初停爐更新設備,同年7月31日重新營運。
此外董事會也同時決議參與投資瑞智精密公司私募現金增資股票2.52億元,由於瑞智的變頻馬達使用的矽鋼片正是中鋼所產的電磁鋼片,對中鋼的年採購量不過1萬噸,未來將大幅成長;而中鋼也為配合瑞智的需求而擴大產能。
中鋼子公司中龍第一階段擴廠計畫已完工,包括250萬噸粗鋼產能及300萬噸熱軋產能,已於2010年2月底點火,第二階段已通過環評,包括250萬噸粗鋼產能,動工時間將遞延至2010年下半年開工,2013年完工,投產後中鋼產能達2000萬噸。
中鋼2010年8月下旬宣佈,拿下華新常州眾精密合金鍛材公司70%股權,進軍大陸特殊不鏽鋼市,同時中鋼將派員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的高層職位。另外,公司同時決議投資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5%股權,金額1.35億美元。
2010年9月初,中鋼唐榮、日本住友金屬日本車輛公司的投資團隊決定,參與台鐵電聯車更新案競標作業(296輛電聯車)。
2010年9月13日,中鋼瑞智、工研院綠能所舉行「成立壓縮機聯合辦公室」簽約儀式,中鋼表示,三方共同投資研發壓縮機,希望建立研發平台,推出新的產品,同時也可望突破電磁鋼片和壓縮機產品的技術領域,並規劃瑞智大陸廠由中鋼供料比重由28%提高到60%。
此外,中鋼為協助這項產業發展,決定投資140億元興建年產能15萬公噸的第三條電磁鋼片產線,2014年底完工投產,該產品年產量可提高為95萬公噸。
2010年10月中旬,公司宣佈董事會決議取得韓國錳鐵合金廠-東部金屬5%股權,有助於中高階鋼品的料源穩定,投資金額13.14億元。此案還需東部金屬董事會及韓國主管機關通過及核准,才能進行股票交割事宜。

護城河第一名--中華電信 現金股利4~5元

護城河第一名--中華電信
是我要建立的基本持股
比率20%
目前股價報酬率已過低5%
降低持股到15%~10%之間

產業簡介

公司於1996年7月1日由交通部電信總局改制成立,為國內最大綜合電信服務業者,提供固網、數據、行動等電信服務。由於具有官股色彩及電信產業為特許性質,得掌握產業趨勢,在激烈競爭中仍保有龍頭地位。
中華電信土地約410公頃,帳面價值1,100億元,已將六筆土地約16,360平方公尺之土地移轉給2008年2月成立之光世代物流管理公司,同時與潤泰集團等進行合作開發。公司無須變更之土地約佔10%,且已著手進行其餘之土地進行變更為商用或住宅用地,未來策略上商業用部分將進行廠辦出租,而住宅用部分則以和建商合作開發的方式進行資產活化。
2008年第一季操作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失利,造成約40億元之帳面損失,台幣每升值1角,損失增加13億元,但由於此合約長達十年,公司並不會進行平倉之動作,因此仍屬未實現損失。2008年第三季新台幣貶值下,截至八月底未實現損失剩15.7億元,未來新台幣若升破31.5成本價,才會有淨現金流出,若介於31.5~32.7,則會有淨現金流入,若貶破32.7則合約將自動失效,屆時所有未實現損失將全數回。
中華電減資案已經由董事會通過於2008年度實施,減資幅度16.5%,實際每股可退還1.98元,由於採資本公積轉增資再減資之方式,對股本或EPS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但對提升整體ROE具實質效果。
公司2009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行動電話39.50%、市內網路服務14.38%、網際網路及加值業務12.07%、電路出租業務收入11.95%、國內固定通信業務淨額7.79%、國際網路服務5.80%、長途網路服務3.40%、其他營業收入2.53%、國際固定通信業務1.71%。
MOD是由中華電信所推出的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服務,透過雙向寬頻網路(如中華電ADSL非固定制及光世代網路),將電視頻道、隨選電影與連續劇等多樣內容,透過MOD機上盒呈現在家中原本的電視機上,MOD也提供了頻道分組付費的功能,客戶可以依據自己的收視習慣訂閱不同的付費頻道。截至2009年,公司有高達300萬用戶使用ADSL-MOD這種封閉式的網路,其ADSL-MOD規格僅華電聯網(6163)獨佔,從機房系統到用戶端STB均為特殊規格,由於開發型網路有可能被病毒入侵,或是造成網路壅塞,無法品質保證,因此採取封閉型網路。
2009年5月,為推廣MOD業務,將與本土液晶電視大廠以策略聯盟,將MOD的IPTV模組內建在液晶電視,並將以用在套裝手機補貼款的模式,來擴大套用至補貼液晶電視。此外,公司於2009年上半年採購的15萬個華碩(2357)MOD機上盒已在9月時出貨,而若以MOD用戶近70萬戶、年底目標用戶85萬戶推估,公司最快在09年底至2010年年初將展開新一批的MOD機上盒採購動作。
2009年10月,中華電信以智慧型手機為電子閱讀器的Hami書城服務正式上線,年底該服務的用戶可達20萬戶、貢獻上億元的收入。另外,為強打以智慧型手機做為閱讀終端的Hami書城加值服務,中華電2010年的智慧型手機採購量,將年增3成達約40~50萬支。據了解,公司將15萬mPro行動上網用戶,視為電子書服務的潛在客戶,推估年底前該服務的用戶可達20萬,若以每人每月花2,000元買書的前提推算,推估將可貢獻2010年公司約上億元的收入。
2009年11月,中華電信宣布網路電視MOD機上盒招標測試,但採購方式及數量未定,將於年底前採購,數量約15萬至20萬台。除華電網(6163)與華碩(2357)合作參與外,合勤(2391)、友訊(233)、鴻海(2317)、正文(4906)都將參與。同年11月3日,公司宣布與國內最大的虛擬零售通路─EHS東森購物合作,共同推出隨選互動購物服務,消費者可透過中華電MOD或Hami平台手機上網,即能進行任意點選、瀏覽、購買東森嚴選推薦商品。11月4日,公司宣布成為微軟在大中華區的首家雲端策略聯盟合作電信業者,並在11月中推出與微軟合作客製化工具軟體、搭載Window 7的小筆電,公司與微軟策略聯盟後,將有助於拓展中小企業客戶市場,並期望藉由與微軟在雲端的合作,明年推升企業客戶營收
2009年12月15日,公司董事會通過投資大陸,由中華電信持股89%的中華投資,與廈門市政府所屬訊息投資合資成立碩泰商務科技,將以服務台商及大陸企業為主。碩泰商務資本額約新台幣1.41億,中華投資持股49%,訊息投資持股51%,董事長由廈門市政府指派,總經理則由中華電信指派。中華投資主要以非電信核心和跨新興產業的投資,項目包括大同聯合科技、吉達億數位科技、鉅景科技等業外投資
2009年公司營收比重行動通信業務佔40%、國內市話通信佔39%、網際網路12%、國際固定通信8%。
2009年公司在國內行動通信用戶數達927萬戶,市佔率為34.4%,為國內行動通訊業者龍頭,ISP用戶數為410萬戶數,市佔率72%。
此外,隨著電信語音市場逐漸飽和,公司積極發展加值型服務,並於2010年5月將推出軟體商店「Soft Plaza」,初期上市時將提供2000款的應用軟體。
在加值型服務上面,公司除了推出軟體商店之外,並且轉投資包括音樂服務KKbox持股三成、動漫業者春水堂持股五成六、圖資業勤崴持股約三成三。
公司積極佈局東南亞市場,於2010年4月決議通過,將以1.6億元成立越南子公司,並於2010年第三季開始營運,由於越南電信事業未開放外資獨資經營,所以子公司成立初期將以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為主,如3G行動加值。
2010年8月2日公司宣布斥資2000萬元入股縱橫資通公司,將取得18%的股權,公司成為最大法人股東。未來雙方將在iEN智慧節能雲端服務上合作,由公司負責開發iEN雲端應用平台,而縱橫資通負責研發iEN用戶終端設備
公司宣布於2011年投入新台幣200億元以上資金擴展高速光纖網路,最快達上網速度將達到100Mbps,主要採購設備包含光纖接取、區域匯集網路、NGN IP骨幹及新世代傳輸網路,其中65%以上將採購國內廠商的光纖設備。中華電此大型投資計畫主要配合行政院科顧組規劃2015年提供80%家戶100Mbps有線寬頻網路、光纖用戶達600萬戶及無線寬頻用戶達200萬戶的計畫。
中華電計畫在未來5年將投資1,000億元,其中,600億元投資在用戶端傳輸設備,其他則用於核心網路及傳輸設備。
2010年12月,公司宣布於2011年啟動全台整併三合一網路計畫且全面IP化。中華電三合一數位匯流計劃於未來5年投資80~100億元,將行動、Hinet、NGN(次世代網路)網路整合為一。
中華電三合一數位匯流相關概念股:

網通設備─友訊致振合勤控、台揚泰金寶圓剛鴻海華碩前鼎、、智邦明泰仲琦

網通IC─雷凌聯傑瑞昱
電線電纜華新麗華
系統整合華電聯網
雷射二極體聯鈞
2010年12月,中華電統一超結盟,在全台4,700家統一超門市設立WiFi熱點,無線熱點由原本的1,300個增加至6,000個。此外,公司表示,為擴建Wi-Fi網路熱點,規劃2011年度投入30億元建設,並且啟動以3-5年期間,建設3萬個Wi-Fi熱點計畫,總投資額100億元。
2010年12月16日公司公告與大陸系統整合業者天云融創科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未來雙方將致力於兩岸雲端服務、雲端解決方案及ICT智慧產品解決方案的推展。此合作案的相關硬體支出和產品銷售由天云負責,而公司則提供雲端解決方案、平台、軟體、技術等。
2011年1月,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Hinet)表示,因應數位匯流及雲端需求,規劃投資約40億元,其中網際網路資訊中心(IDC)及雲端建設約20億元,年營收目標246億元。
國內市場方面,公司與日勝生遠雄等合作推出具有家庭、社區監控、門禁管理及社區聯防功能的「家庭雲」服務及提供實體店家e化網路的「商店雲」服務,藉以佈局物聯網產業;另配合行政院100Mbps寬頻上網、2015年達到80%普及率計畫,規劃2011年第二季推出50Mbps寬頻上網及導入100Mbps服務。
大陸市場方面,中華電大陸子公司及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Hinet)與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合作推展智慧節能服務網(iEN)及車載資通訊(ICT),以ICT的iEN系統為主,規劃在中國電信江蘇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及福建電信7個試點推展。
2011年1月13日,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中國聯通簽訂「海峽光纜1號項目建設維護協議」,合作建設由淡水至大陸福州的直達海纜,參予計劃的業者有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以及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與海纜公司台灣國際纜網通信。
海纜系統計劃投資3000萬美元,共8對光纖,採用WDM技術,全長約260公里,其中海中約210公里,陸地段約50公里,福州長樂海纜登陸站由中國聯通承建,計劃2012年初開始使用。
2011年1月中旬,公司宣佈與RIM合作,引進黑莓機Torch 9800;與Vodafon聯合採購,引進企業客戶行動解決方案;計畫2011年加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採購量提升35%~45%,第二季推出RIM的平板電腦Playbook。
公司計畫2011年行動用戶數達1,000萬戶,營收目標1,904億元,非語音加值長期營收目標達50%。
2011年2月,公司宣布與宏達電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以深度客製化加值服務、高速行動寬頻網路、行銷資源整合及終端產品四大項為主軸,結合中華電信行動寬頻網路與HTC行動終端,以擴展行動通信市場佔有率
2010年公司營收比重行動通信業務44%、網際網路業務12.1%、國內固定通信業務34.9%、國際固定通信業務7.7%。
2011年資本支出約311億元,主要投入行動網路、光纖網路、雲端等基礎建設方面。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百年大地震--願蒼天祝福芸芸眾生

百年大地震--願蒼天祝福芸芸眾生
姑且不論往後的經濟會如何
就目前為止
就應該是大家伸出援手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之時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跌破季線沒有站回

3/14
因日發生百年大地震的關係
使得經濟出現一大隱憂
假如現在是低點
今天應該就是買進的最佳時機
不過
應該目前處於初期回檔的情況
故事暫且觀望為宜


2/15
今天在小漲一點點
不過依然沒有站上季線
外資想必繼續賣超
想搶反彈嗎?
要小心一點
刀子要到何時才會停住
EASY
量縮到800~600就可以了
下跌約1200點左右